姓名: 廖柔载
性别:
综合得分: 96
出生时间: 农历 丙午年九月十四日子时
公历 2026年10月23日 00时00分
生肖:
出生时辰: 子时
笔画: 14画
五行:
拼音: liào
笔画: 9画
五行:
拼音: róu
笔画: 13画
五行:
拼音: zài、zǎi
姓氏解释
系您指定的姓氏用字。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马。 的五行属,偏旁部首为广,笔画为14画,取名科学计算笔画为14画,康熙字典对应的字为

廖姓,中华姓氏,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原居帝丘(即今河南濮阳市),为楚国先祖。夏朝时被封于飂(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以国为氏。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八字用字分析
此命五行【火】旺,五行缺木,八字偏弱,八字喜【】, 就是此命的【喜神】,起名应以五行为 的字来起名对宝宝成长,学业,事业更有利发展。宝宝的次喜神为【】,名字中包含 的字,同样可以改善宝宝的运势。
生肖用字分析
宝宝生肖属相为马,起名宜有艹、金、玉、木、禾、虫、米、人、月、土、才、钅、亻等部首为吉,增加宝宝运势,以保万事顺利。
五格理数用字分析
姓氏 的五行属性是,偏旁部首为广,笔画为14画,取名科学计算笔画为14画,康熙字典对应的字为, 起名宜用三才配置佳,五格笔划组合85分以上的字来起名。
理数 天格 地格 人格 总格 外格
理数
吉凶
天九
义象
10
天注定
艮离
波澜重叠
天格先天注定的,原则上只能接受,不能变更。
10
艮离
波澜重叠
终结之数,雪暗飘零,偶或有成,回顾茫然
22
坎巽
波澜重叠
秋草逢霜,困难疾弱,虽出豪杰,人生波折
36
坤坎
波澜重叠
波澜重叠,沉浮万状,侠肝义胆,舍己成仁
15
中离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星座分析
宝宝的星座为天秤座,起名宜公平客观、有正义感、适应力强、对美感有鉴赏力、逻辑强,善分析、天生的优雅风采、浪漫的恋爱高手、有外交手腕、因事制宜,能屈能伸,适应力强等名字性格起名为吉,弥补宝宝性格缺点。
周易用字分析
根据周易卦象,起名宜用水地比、坎为水、水山蹇、火天大有、地水师等周易卦象起名为吉。
卦象 本卦 变卦 互卦 错卦 综卦
符号
卦序
卦象
卦名
上卦
下卦
卦意
8
水地比
坎为水
坤为地
可获朋友之助,众人之力,谋事有成,荣显之极。
29
坎为水
坎为水
坎为水
运气不佳,多难危险,事多困阻,宜谨言慎行,退守保安。
39
水山蹇
坎为水
艮为山
身心忧苦,举步维艰,宜守正道,不可妄动,涉险境者会有灾难。
14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为火
乾为天
正当好运,事事吉祥,大有收获,但需防物极必反,盛极转衰。
7
地水师
坤为地
坎为水
困难重重,忧心劳众,宜包容别人,艰苦努力,摒除一切困难。
生辰八字起名分析详解
出生公历 2026年 10月 23日 00时
出生农历 丙午年 九月 十四日 子时
八字 丙午 戊戌 庚午 丙子
五行 火火 土土 金火 火水
纳音 天河水 平地木 花园土 涧下水
八字五行强弱分析

五行:1金0木1水4火2土

此命五行火旺缺木;

日主天干为金,同类为 金、土 ;异类为 木、火、水 。

八字喜用神分析
〖同类得分〗同类金、土  同类共计37.2分;
〖异类得分〗异类木、火、水  异类共计62.8分;
〖综合旺衰得分〗-25.6分,【八字 偏弱】
〖八字喜用神〗八字喜【金】,【金】就是此命的【喜神】。

用五行属 的字起名,对今后健康,事业,婚姻,财运都更加有利。

好听内涵
五行八字
生肖打分
星座打分
五格理数
周易卦像
用字分析

字系您指定的姓氏用字,五行属性是,偏旁部首为广,笔画为14画,取名科学计算笔画为14画,康熙字典对应的字为

字的五行属性是,偏旁部首为木,笔画为9画,取名科学计算笔画为9画

字的五行属性是,偏旁部首为车,笔画为10画,取名科学计算笔画为13画

可以弥补性格缺陷,增强主动性,变的热情好礼、善交朋友、口才佳、人缘好。其人富有仁慈心,外表乐观,待人诚恳,交友甚广,做事有计划。其人意志坚定,注重实际与工作,耐性佳,能克苦耐劳,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
字义分析
, 1. 柔 [Róu]2. 柔 [róu]柔 [Róu]〈名〉 通“輮”。车轮的外周椎车无柔。——《盐铁论·散不足》 汉代侯国名 。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地区境内柔 [róu]〈形〉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柔,木曲直也。——《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荏染柔木。——《诗·小雅·小弁》 又如:柔木(柔软而又坚韧的木) 柔弱;细嫩 柔,弱也。——《广雅》爰求柔桑。——《诗·豳风·七月》薇亦柔止。——《诗·小雅·采微》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柔枝嫩叶;柔条(嫩枝);柔红(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柔荏(草木枝叶柔韧);柔桑(嫩桑叶);柔稚(幼嫩) 柔软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 又如:柔滑如荑(柔荑);柔穰(柔软的穰草);柔暖(柔软温暖);柔腴(柔软丰满);柔钝(柔软而不锋利);柔毳(柔软的皮毛);柔革(柔软的皮革) 柔和;温和 柔而立。——《书·皋陶谟》。郑注:“性行和柔。”柔而正。——《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史记·乐书》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管子·四时》士不偏不党,柔而坚。——《吕氏春秋·士容》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 又如: 柔谨(温和恭谨);柔缓(温和宽厚);柔调(温和地调治);柔愿(温和朴实);柔慈(温和仁慈);柔雅(温和文雅);柔黄(嫩黄);柔良(柔顺善良);柔明(柔顺而聪明);柔合(柔顺弥合);柔讷(柔顺而不直言); 柔谦(柔和谦逊); 柔嘉(柔和美善);柔雌(柔和);柔仁(柔和而仁慈);柔心(性情柔和);柔奸(表面柔和而内心奸诈);柔气(气质柔和的人) 温柔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又如:柔媚娇俏(温柔和顺,妩媚俏丽);柔婉(温柔);柔闲(温柔、娴淑);柔娥(温柔的美女);柔善(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柔淑(温柔贤淑);柔恶(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柔惠(温顺柔和);柔习(温顺驯服);柔慎(温顺谨慎);柔煦(驯顺) 软弱;柔弱 蚤见而心柔懦。——《韩非子·亡征》 又如:柔肤弱体(柔弱的身体);柔蔓(柔弱的藤蔓);柔靡(柔弱委靡);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柔柯(柔弱的枝条);柔脆(柔弱,软弱);柔桡(柔弱苗条) 柔美 。 如:柔妍(娇柔秀丽);柔艳(柔美的花);柔纤(柔美纤巧);柔颜(柔嫩的容颜);柔情绰态(柔美的情态);柔乡(女色迷人之境);柔握(柔美的手)〈动〉 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柔远能迩。——《书·舜典》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又如:柔远(安抚远人或远方邦国);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柔软绥怀(安抚外方归顺者);柔远镇迩(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通过加工使变软 柔其肉。——《礼记·内则》 又如:柔麻;柔融(溶化使柔软) 润泽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国语·郑语》厉利剑者,必以柔砥。——《淮南子·说山》灵之圣之,岁殷泽柔。——南朝· 梁· 江淹《迎送神升歌》
, 1. 载 [zài]2. 载 [zǎi]载 [zài]〈动〉 (形声。本义:乘坐) 同本义 载,乘也。——《说文》载鬼一车。——《易·暌》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縣蛮》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史记》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以来。——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用车船装运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易·大有》多载资粮。——《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三戒》 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 承载;负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担任,担负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又如:载负(担负,承受) 施行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 陈设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大雅》 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 处;登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 祭祀 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穆天子传》 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 开始 春日载阳。——《诗·豳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晋· 陶潜《停云》 装饰 载以银锡。——《淮南子》 词缀。嵌在动词前边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载歌载舞 充满 [道路] 厥声载路。——《诗·大雅·生民》号泣载道。——《明史》 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名〉 车、船等交通工具 [car,ship,etc.]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书·益稷》 所装运的物件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 又如:重载;装载 事;事业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书·舜典》 又,且 巩顿首载拜。——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又如:载拜(再拜)〈量〉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穆天子传》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论两不论斤。——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另见 zǎi载 [zǎi]〈名〉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尔雅·释天》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汉兴,至 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又如:载祀(年)〈动〉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又如:登载([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描绘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 另见 zài
美好寓意